close

好書推薦-被討厭的勇氣  

35158.jpg

     本書「被討厭的的勇氣」,作者岸見一郎,另一部作品「改變人生的勇氣」之前已介紹過,本人是先看過「改變人生的勇氣」後,深覺作者對心理學家「阿德勒」研究透徹,敘述內容皆為真實案例,讀來感同身受,便迫不及待的再閱讀作者的「被討厭的勇氣」一書。

     本書寫作方式很特別,是以一個對人生感到悲觀的年輕人因緣際會碰見一名哲學家(我認為作者描述的是阿德勒分身),雙方長達五個晚上聊天對話的文字紀錄,閱讀起來有類似小說的對話情節,雙方時而討論,時而辨論,對話十分精采。從這些不間斷的對話我們可以看到「勇氣」對於人生的重要性。

    年輕人與哲學家共進行了五個晚上(五夜)的對話,各夜討論不同卻連貫的主題,包括:

  • 第一夜 否定心理創傷本書中哲學家以阿德勒「目的論」為基礎,強調人的心理狀況與過去的經驗並無因果關係,過去的經驗並不會影響目前的心理狀態,一切的心理狀況都是人自己決定的,例如性格悲觀的人,其實並不是天生如此,亦不是過去受過心理創傷或陰影;性格悲觀的人是自己「裝」出來的,他強迫自己以悲觀的心態來看世界,從客觀上來說,世界根本不悲觀(亦非樂觀,是中性的),而是人負面的認為世界是悲觀的存在,評論每一件人事物都從悲觀的角度來出發,才造成所謂的悲觀性格。

  • 第二夜 所有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:阿德勒斷言「人類的煩惱,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」,包括與他人比較價值產生的「自卑感」,而把「自卑感」當成某種藉口使用的狀態,稱為「自卑情結」。此外當個人受強烈的「自卑感」所苦,卻沒有勇氣以努力與成長這種健康的手段來補足時,卻改以簡便的方法來彌補,表現得好像自己很優秀,沉浸在虛偽的優越感中,則稱為「優越情結」,一個明顯的例子是「如果有人自吹自擂,不過是因為他感到自卑罷了」,還有一種關於驕傲的例子,是把自卑感尖銳化後,轉成一種特殊的優越感類型,就是「炫耀不幸」,其目的就是藉由自己的不幸,好變得「特別」,憑者不幸,想要高人一等。書中並強調應該利用「勇氣」來面對人際關係中所產生的「人生任務」,包括「工作的任務」、「交友的任務」以及「愛的任務」,並提醒我們不要漠視「人生的謊言」,因為人們常會缺乏「勇氣」而編造各種藉口來逃避各種「人生任務」。

  • 第三夜 割捨別人的課題:這一夜告訴我們,何謂「自由」,包括否定向他人尋求認同,更不要為了滿足別人的期望而活,也就是說我們不要企圖透過別人的認同,而感覺到「自己有價值」以抹消我們的自卑感,因為我們過的是自己的人生,為滿足別人的期望只是過別人的人生而已。延續上一夜,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,都是因為一腳踩進別人的課題裡,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,別人要對我們的選擇做出什麼樣的評論,這是別人的課題,我們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及評價,也不需不斷尋求他人的認同;同理也不要介入別人的課題,也不要讓任何人介入我們的。這種「課題分離」的方法可以有效解決人際關係的煩惱。本書名「被討厭的勇氣」,其目的就是要追求自由,一旦當我們獲得這種勇氣時,就算被人討厭或是有不好的評價,我們只要將之割捨,人際關係也會變得輕鬆了。

  • 第四夜 世界的中心在哪裡:課題的分離其實只是「人際關係」的出發點,最重要的終極目標在於「社會意識」,所謂「社會意識」,其定義就是「把別人當成夥伴,並感受到有自己的歸屬」,我們並不是世界的中心,因為社會「共同體」是從「我和你」兩個人出發,並擴大到家庭、學校、公司、地區及國家社會,甚至宇宙全體,我們只是社會「共同體」的一部份,當們我在人際關係中遭遇困難,找不到出口時,應該「傾聽更大的共同體之聲」,例如在學校中,老師如果表現得像是一個絕對的權力者時而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時,當我們從共同體範圍來判斷,即時與老師持相反意見也關係,如此就避免在害怕關係崩壞下過日子,只為別人而活不自由的生活方式。此夜還有一個重要觀念,人際關係的建立要保持橫向關係,而不要「縱向關係」,所有人都是對等,該堅持的地方就堅持,坦坦蕩蕩不退縮,正大光明地主張自己的想法,如此就可以保持簡單的人際關係。

  • 第五夜 認真活在當下」:最後一夜告訴我們如何擁有社會意識,首先需要的是「接納自我」、「信任他人」還有「貢獻他人」,其中「接納自我」是指在自己無能為力的情況下,坦然接受那個「辦不到的自己」,而且盡最大努力朝目標前進,不欺騙自己。「信任他人」指的是相信別人的時候不附加任何條件,即使沒有充分的客觀事實足以證明,也選擇相信,完全不考慮擔保的問題,無條件相信,這就是信任。另所謂的「貢獻他人」並不是捨棄「我」去為某人鞠躬盡瘁,而是為了實際感受「我」的價值才做的。此外只把「工作當做人生的全部」,是缺乏人生協調的一群人,因為他們通常會以工作為藉口而無法兼顧家庭,如果只是要迴避其他責任,將無法帶來幸福,真正的幸福,指的就是「貢獻感」,給家人、朋友與社會提供貢獻,不侷限物質上的貢獻,精神上的貢獻也算在其中。我們應該認真執行上面各項作法,而且只活在「當下」,如果我們覺得好像可以看得到過去,也可以預估未來的話,那就證明沒有認真活在「當下」,人生是一連串的剎那,過去和未來都不存在,而人生中最大的謊言,就是沒有活在「當下」,沉溺於過去,不斷張望未來,因此本書最後鼓勵我們要拋開人生的謊言,無所畏懼地為「此時、此刻」點上最閃亮的聚光燈吧。
arrow
arrow

    pc散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